在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时,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这便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吴军
大数据的应用,我们也会像“+蒸汽机”“+电气”那样,把它概括成“+大数据”。
传统企业+大数据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的某发电机设备公司是一家生产发电设备的公司,2015年时它的发电设机在全世界的占用率已经排到第二位,这是一个相当好的业绩。但是公司在海外面临着中国制造业企业通常都会遇到的困境,就是虽然市场占有率不低,营业额也不少,却没有多少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企业常常只能控制从设计到销售诸多环节中的制造环节,其他六七个环节的收益则被外国公司赚走了。当然,像金风这样具有不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公司,有能力赚取设计环节的利润,却无法掌控市场。这并不是因为公司的市场能力不够强,而是由企业级设备销售的特点决定的。

公司以前它虽然卖了不少发电机,但是那些发电机用在哪里?使用得怎么样?哪些地区还有潜力?哪些地区已经饱和,它所知甚少,对国外的用户更是一无所知,在过去这些售后的服务也不是它们工作的重点。到了大数据时代,该公司的管理层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开始转换经营理念,而且还专门到硅谷来取经。在此之后,该公司利用互联网,将发电机的各种数据(地点、发电量、运行情况)全部收集到公司,进行大数据分析。这样他们一方面可以全面地了解全球的发电机分布情况、各地的发电机利用情况等宏观信息,有利于公司有针对性地做市场推广;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了解每一台发电机日常运行的每一个细节,不仅发电机有了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而且如何进一步改进也有了数据依据,这样一来该公司的经营策略就从依赖市场预测、打价格战等传统的营销手段,提升到成为高质量的服务商,业绩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到后来商业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
公司在2015年又有了新的进展。在多次关于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的探讨后,该公司决定向IBM学习,在商业模式上做根本性的转变,主要业务从发电机的制造,转变成发电设备的运营和服务。当然,并非什么公司想做服务就能做得好并挣到钱,该公司有底气转型,源于期在宏观上对全球发电设备市场的了解,在微观上对每一台发电机运营细节的了解,加上通过大数据对发电机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分析,能够比一般工程公司更有效地维护发电机。至于发电机的生产,该公司只负责研制,然后将设备制造交给其他公司去做。这样一来,金风公司就在风力发电领域成功的复制了IBM服务模式。大多数亚洲制造企业虽然在全球市场上占的份额不小,但是通常竞争的手段就是压低利润降价,最后把整个行业变得都没有利润。该公司转型的做法,或许能给这些企业一些启发,当然如果没有大数据这样的机遇,这种转型是非常困难的。
该公司的做法实际上是今天很多传统的企业都可以采用的,但事实上大多数公司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大数据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