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技术革命都会诞生新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企业只有在思维上中上新的时代,才能在未来的商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业1.0对原有产业的影响我们了解了新动力蒸汽机对传统纺织业、运输业、古老瓷器业业带来的改变,这篇继续看看工业2.0对传统行业有哪些影响,又衍生了哪些新产业。
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电的使用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取代蒸汽能量的动力源,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它催生了很多看似新的产业。从宏观的角度看,电的使用导致了人口高密度的大都市出现,因为电梯的出现,人们可以把楼盖的更高,公共交通(有轨和无轨电车、地铁等)的出现可以把城市拓展。西方各国的大都市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
电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还在于各种电器的发明,它们导致了新产业的出现。比如,以电报和电话为核心的通信产业就是在那个时期奠定的基础,今天它是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留声机、电影和后来的收音机的发明,导致了大众娱乐产业的出现。至于电灯、电动机、电炉等依靠电能工作的电器,作用就不用说了。因此电改变的不仅是经济,还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电本身也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正负极,对这些性质的利用可以让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比如将化合物变成另一种化合物或者单质。这样电的使用就伴随着很多新产业的出现和革命,比如电彻底改变了冶金工业的状况。冶金业虽然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但是在没有电之前,人类只能生产很少几种金属(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和合金(青铜),而且一般都很难做到精纯。即使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铜,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使用的都是粗铜,如果用来做导线,不仅电阻比较大,而且容易折断。而真正的精铜,也需要靠电解才能获得。至于其他各种金属和合金的制造,则更离不开电了。有了这些合金,才有了后来的航天和航空工业。
电的使用,让化学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在19世纪,化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几乎所有的成就都是在实验室里,人类还无法大规模地生产化工产品。从化肥到农药,从人造纤维到各种生活用品,从建筑和装修材料到油漆涂料,没有电,今天我们使用的大部分化工产品就制造不出来。电的使用创造出今天产值高达3万亿美元的化工产业。
不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上述新产业的历史渊源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的新行业在电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比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冶金业,在使用电之后,这些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吴军博士把这个时代总结成:
现有产业+电=新产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应用使传统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传统企业有个质的飞越,同时衍生了很多新行业;现代制造业在互联网、新技术的推动下会有什么样的颠覆?还会衍生哪些新行业出来呢?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智造观》《智能时代》《智能制造之路-数字化工厂》《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