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1.0对原有产业的影响
德国人工智能中心负责人Wolfgang Wshlster教授提出了“工业4.0”概念,工业4.0概念指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意味着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整个价值创造链的组织和控制更进一步,即意味着从创意、订单到研发、生产、终端客户产品交付,再到废物循环利用,包括与之紧密联系的各服务业,在各个阶段都能更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客户需求。所有参与价值创造的相关实体形成网络。获得随时从数据中创造最大价值的能力,从而实现所有相关信息的实时共享。以此为基础,通过人、物和系统的连接,实现企业价值网络的动态建立、实时优化和自组织,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成本、效率和能耗进行优化。
工业4.0会对我们人类及我们从事的产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了解起,便于预测工业4.0可能会带来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全社会变化的技术是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动力革命。在瓦特发明万用蒸汽机之后,很多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行业,使用蒸汽机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新产业。
纺织业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几千年来这个行业一直是一家一户式的小手工业。英国的纺织业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飞梭” ,水力纺纱机、多轴纺纱机和走锭纺纱机,一系列新型纺织机的推动着英国纺织业的发展)19世纪之前靠水能驱动的各种纺织机也称得上是高科技产品,它们的生产效率比东方纯粹手工的纺织机要高很多。但是,在那个年代的英国的纺织品也并未达到有余量到需要向全世界倾销。等到蒸汽机用于纺织业,情况就不同了,英国需要打开东方市场才能消化全部的产能。当最终那些洋布卖到中国和印度之后,当地几千年来传统的家庭纺织业在短短的100年里就消失了。从此全世界的纺织业被重新定义,各个迈向工业化的国家开始建纱厂、织布厂,一时间纺织业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全新产业。
瓷器制造业在蒸汽机诞生之前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而且一直供不应求。但是自从瓦特和博尔顿在月光社的朋友韦奇伍德采用蒸汽机生产瓷器后,一度被誉为白色的黄金的瓷器就在全球范围内变得供大于求了,而且瓷器的用途也从盛器和装饰品扩展到各行各业。
运输业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长,古代的人类运输主要依靠人力、畜力、风力的舟、车进行,是原始运输业的开始。跨度最长的陆运,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似乎还在耳边;相比陆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能力要大得多,航运占了运输总量的大部分,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是南粮北运的交通大动脉。中国还修建了大运河。蒸汽机发明前,帆船是航路运输的主要工具,到了18世纪,西班牙、荷兰等积极参与航海的国家,把大帆船技术推向了一个顶峰。在那时,大帆船是最可靠、最好便捷的长途航运工具,也是高科技产品。但是当蒸汽机为动同传统帆船结合被应用在轮船上之后,传统木式大帆船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陆路运输方面,火车取代了马车,成为客运和货运的主要工具。一个崭新的运输业就此诞生了。
蒸汽机在推动工程建筑车的发展更是起了大作用,世界上大规模建设城市和港口就始于那个时期。港口的建设后来帮助英国把工业品卖到全世界。就在英国人开始采用蒸汽机改造这些产业时,它的GDP还远比不上传统的经济大国中国。但是在广泛使用蒸汽机的同时,英国实际上按照以下思路重新定义了很多产业:
现有产业+蒸汽机=新产业
+蒸汽机这一思路使得英国把整个古老的文明都甩在了后面。那些有意或无意接受了这个规律的企业家,常常在新的时代又站到了浪潮之颠。
中国虽然在洋务运动之后开始使用蒸汽机,并且开始学习使用新技术,但是在思维方式上一直没有推广当时最先进的机械思维,并未真正体会到蒸汽机将会对各行各业的颠覆作用,还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落后思想,最终使得中国工业发展停滞,被西方国家超越。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应用使传统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作用,现代制造业在互联网、新技术的推动下是否也会有颠覆发展呢?
参考文献: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智造观》《智能时代》《智能制造之路-数字化工厂》《百度文库》